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学院要闻 > 正文

【战疫情 微故事】第三则:每颗星光汇聚便是星辰大海

发布时间:2020-03-31 20:00    浏览次数:    来源:

一封邮寄到学校的感谢信,让我们知晓了微电子学院微硕1901班研究生杨刚同学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志愿者经历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里,那些曾经还是孩子的年轻人,他们以青春之名,主动筑起了守护人民健康的一道道防线,为祖国和家乡尽己所能,贡献力量,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勇敢和担当。今天的“战疫情 微故事”让我们一起走进杨刚同学的志愿者感悟。

“疫情”“确诊”“疑似”“死亡”“武汉”……成了春节期间新闻搜索的关键词,不断攀升的数字,无一不在揪着每个中国人的心。当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,无数人们毅然决然的前行在一线托举所有人的生命时,我觉得我需要做点什么,哪怕一点点。我开始四处打听联系相关部门,主动申请到一线服务的机会。就这样,2月3日那天起我成为了一名的志愿者,并连续18天奋战在疫情防控的“关卡”上。我只是千千万万志愿者中的一员,或许力量很渺小,但每一颗星光汇聚便是星辰大海,照耀着为之奋力的人们。

为了防止疫情扩散,河南省驻马店市决定封城,严控车辆及行人出入。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与周口市商水县交界的S206处有一个县级的防控检查点叫做S206周上交界处防控检查点(以下简称 S206卡点),这就是我驻扎的地方。一开始的工作很简单,检测过往的物资运输车的通行证和驾驶证是否符合规定,测量体温并且将车辆信息记录在册。虽然工作环境寒冷,工作内容枯燥,医疗防护物资缺乏,但想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,也顾不得考虑感染病毒的风险及早出晚归的辛苦,每一天内心都充满了力量。也因为来到一线,我才真正感受到这场战役背后无数的党员干部、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,为守护一方平安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做出的繁重工作,他们在夜幕和寒风中坚守防控岗位,用责任和信心筑起了群防群治的一道道严密防线。

随着疫情不断发展,返乡和外出务工的人员也逐渐变多,而我的工作也开始逐渐复杂和忙碌了起来,记录返乡人员的信息,并与返乡人员所在乡镇的负责人联系,让相关负责人先做好隔离措施,然后再由乡镇负责人接返乡人员回乡。由于很多高速路口关闭,我还要向外出务工人员普及高速路口的关闭情况,并向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合理的路线建议。“您好,请将通行证和驾驶证,身份证一同放在桌子上,谢谢合作。”这句话伴随着我从凌晨到傍晚的无数个瞬间,这句话凝聚了太多的责任与使命,记录着万千的担忧与惶恐,可是,你看黑暗之中,还会有路灯的陪伴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。

疫情无情人有情,在S206卡点工作以来,我们也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感谢。有免费为公职人员理发的造型师,有主动提供物资的公司,有村民送来自家的物品,还有过路人员的那句谢谢,种种的种种,让我在防疫前线的辛苦中多了一份温暖。疫情发生以来,有太多的温暖时刻值得被记录,越是困难时刻,越能见证中国人民守望相助的真情,正因为有众人拾柴、涓滴汇海的中国力量,才让我们更加坚信疫情防控阻击战一定能打赢。

2020年2月20日晚11点左右,我收到一条来自驻马店市上蔡县防疫指挥部的消息:“于今晚十二点,取消所有的县,乡级交通卡点,高速路口管制”。我在S206卡点的志愿服务就此结束了。内心有些难以表达的感情,对疫情控制到位的欢喜,对一线人员的敬畏,对无数提供帮助的人们的感谢,数种情绪交织在一起,感慨万千。回首这18天的志愿者工作,我感恩有这样的经历教会我承担,敦促我成长,在我青春里留下最无悔的一次印记。作为青年一代,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,以理想信念作为引领,用过硬本领成就担当,这就是青年对这个时代的最好回应。

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,正如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。这一战,终究是我们胜了。

版权所有:大连理工大学集成电路学院 

地址:大连理工大学开发区校区    

电话:0411-62273207